老师您好,我们为什么要开G试验呢?
G试验是以真菌细胞壁特有的(1-3)-β-D葡聚糖为标记物的检测方法,G试验可以检测除隐球菌和毛霉目以外的多种致病真菌。
开展G试验对临床的帮助大吗?
当然,G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(IFD)的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,具有很强的临床参考价值。
微生物的老师们可能会有上面的疑问,针对以上灵魂拷问,我们可以肯定的回答,开展G试验是有价值,在临床上还是有很大的需求的。
(1,3)-β-D-葡聚糖(BDG)广泛存在于真菌细胞壁中(除毛霉目外),占其干重的50%以上。人体的吞噬细胞吞噬真菌后,能持续释放BDG,使得血液及其他体液(如尿液、脑脊液、腹水、胸水等)中含量增高。在无内毒素存在的情况下,BDG可以活化鲎变形细胞裂解物中的G因子并发生凝集反应,以此反应原理为基础的G试验可以特异性检测BDG,从而诊断侵袭性真菌病(IFD),隐球菌细胞壁含有BDG,但因其具有较厚的荚膜,可抑制人体免疫细胞的吞噬,推荐送检隐球菌荚膜多糖检测(GXM试验)。
/
G试验特点
G试验可以检测除隐球菌和毛霉目以外的多种致病真菌,包括念珠菌、曲霉、镰刀菌、肺孢子菌和毛孢子菌等,是一种侵袭性真菌病的快速筛查方法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,具有用时短、敏感性高、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,在IFD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指南推荐
微生物结果是临床诊断IFD的标准之一,并且国内外IFD的诊断指南中都将G试验结果列入微生物学标准[1-6]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指南中强调了连续2次[4]G试验阳性结果在IFD诊断中的重要性,由此我们可以看出G试验动态监测具有很强的临床参考价值。
G实验国内外指南推荐
2021年3月15日CID发布了针对2019版EORTC/MSG IFD指南的增刊,合计8篇文章进行深入讨论,其中第五篇评价了G试验[7]对IFD诊断的作用,G试验可用于检测侵袭性曲霉病和侵袭性念珠菌病;当G试验结果与其他微生物结果和临床症状/感染严重程度相符时,G试验阴性结果可以用于指导念珠菌感染高危的ICU患者停止抗真菌治疗。
政策要求
《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》进一步明确常见病原学检验项目目录,其中就包括真菌(1,3)-β-D葡聚糖检测(G试验)。
《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》
2022年3月,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再次印发《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》,明确指出要提高G试验送检率。
[1]《中华烧伤杂志》编辑委员会.烧伤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防治指南(2012 版)[J].中华烧伤杂志,2012,28(2):81-86.
[2]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,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 . 肺真菌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[J].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,2007,30(11):821-834.
[3]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.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[J].中华器官移植杂志,2009,30(7):440-441.
[4]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.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(2007)[J].中华内科杂志,2007,46(11):960-966.
[5]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,《中华儿科杂志》编辑委员会.儿童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治指南(2009 版)[J].中华儿科杂志,2009,47(2):96-98.
[6]中华妇产科学分会感染疾病协作组.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治规范(草案)[J].继续医学教育,2007,21(17):40-42.
[7]Lamoth F,et al. Clin Infect Dis. 2021 Mar 12;72(Supplement_2):S102-S108